2025年6月27日午后,一場以 “初心不與人俱老 奮斗永似少年時” 為主題的榮退儀式在蘇鹽井神公司十樓會議室舉行,原黨群工作部副部長徐春霞、原生產管理部設備主任閔瑞高,在同事們的掌聲中告別奮斗數十載的崗位。公司黨委分管負責人、黨委組織部負責人、淮安生產片區單位工會負責人及青年員工代表,共同見證了這場關于傳承的溫情時刻。

時光卷軸:深耕者的匠心圖譜
      “一支筆耕破千里卷,一雙手鑿開萬重山。”總經理助理、黨委組織部(人力資源部)部長,主持人尚慶旺在深情講述中拉開了時光帷幕。
      1989年投身鹽化事業的徐春霞,用37年光陰把青澀磨成鋒芒。她翻開泛著墨香的工作筆記:“寫材料如種莊稼,得在田壟間踩出深淺不一的腳印?!被I備產業鏈黨建共建活動時,她從2024年10月起啃讀30余萬字政策資料,董事長的主旨發言修改了21稿。無數個熬更打點,贏得了與會嘉賓的普遍贊許。
      1985年入行的閔瑞高,則以技術為刃劈開創新之路。2009年堿廠60萬噸項目建設中,他帶領電儀組在10個月內實現電氣儀表設備安裝投產,創下行業驚嘆的“蘇鹽速度”。其主導的50萬噸填平補齊項目破解8項技術壁壘,年節約成本超百萬元,主持設計的外測式液位技術更成為了行業安全標桿。
鎏金時刻:掌紋里的歲月重量

      儀式前,公司黨委書記、董事長吳旭峰的專程接見為現場鍍上暖意。當他與兩位同志的手緊握成影,在場的同志們不由得感慨:“這幀合影是企業對奮斗者最厚重的勛章?!?/span>
閔瑞高摩挲著刻有“鹽心永鑄”的紀念銀盤凝視著青年員工:“40年前師傅教我調液位計,說‘差一毫米就是差個責任心’。設備如伙伴,你待它赤誠,它便還你穩當運轉?!痹捯粑绰洌a管理部90后員工的眼眶已泛起潮意。
      徐春霞展開夾著產業鏈共建活動日程表的筆記本:“當時桌上摞著30多份參考資料,逐字核對協議到凌晨三點。”她指尖劃過泛黃的紙頁,“現在輪到你們改材料了,但請記?。簝A注的不僅是字詞句章,更是對事業的敬畏心?!?/span>
青藍星火:筆記本里的精神密碼
      “徐部長改的第一份報告,標題就劃了12道紅杠。”高猛翻開布滿批注的筆記本,那些泛黃的紙頁被稱作黨群工作部的“紅色秘籍”。他記得籌備道德大講堂時,徐春霞帶著他逐句打磨講稿,“她說好材料要‘上接天線、下接地氣’,這就是文字工作者的‘耕云播雨’”
      “閔主任總說‘設備管理無捷徑,唯有細心與責任’?!?孫勁杰模仿著老同志的口頭禪,回憶時年58歲的閔瑞高在改造項目會上,用三小時條分縷析安全冗余與運行效益,“他講技術時眼里的光,就是‘奮斗永似少年時’的最好注腳。”那些由閔瑞高編寫的《雙法蘭變送器誤差分析》等資料,至今仍陳列在青年員工的案頭,成為帶著體溫的 “成長紅寶書”。
銀齡新篇:永不褪色的少年氣



      “老同志是企業行走的史書?!惫军h委分管負責人萬澤湘衷心寄語兩位退休同志,期待他們涵養“桑榆不晚”的志趣,發揮好“夕陽紅”的余熱,帶頭做“兩個確立”的堅定信仰者,在奮進新征程中始終保持“銀發生輝”;秉持“薪火相傳”的情懷,傳承好“開拓者”的經驗,帶頭做高質量發展的不懈奮斗者,為全面建設全國鹽業典范企業貢獻更多“銀鈴力量”;當好“團結和諧”的表率,發揚好“孺子牛”的風范,帶頭做蘇鹽集團黨委決策部署的忠實踐行者,在推動企業生產經營、改革發展上爭做“銀鈴先鋒”。隨后,以藏字聯送上祝福:“愿春霞同志春華秋實、霞光滿天;愿瑞高同志騰云駕瑞、望遠登高!”
合影時,兩位退休同志站在C位,身后青年員工的笑臉與鮮花、紀念銀盤交相生輝。當他們轉身離開,身后爆發出 “?;丶铱纯础?的呼喚……此時,午后的一束陽光,穿過大樓玻璃幕墻在會場地面織就了一條鎏金紋路,為這場以“奮斗”為名的傳承,刻下了永不褪色的注腳。